星期二, 7月 31, 2007

七月的最後早餐

  七月的最後一天,享受了一個美好的早餐。那是上週一位朋友約我去吃晚餐的餐廳,特色是備有全天候的「早餐式」套餐,可以選擇通粉或意粉,煎蛋或炒蛋,麵包或多士,奶茶或咖啡;自從那次吃了之後一直念念不忘,所以趁著「一個月的最後一天可以吃的好一點」的奢侈(那是當年與好友們前往西馬求學時的作法),就去了。

  不過早上不知道是否還未睡醒,但侍者問我要麵包還是多士時,我竟然想不起兩者有何分別;我唯一記得的,是那天吃過的那種麵包非常好吃。侍者見我呆了好久,就說給我多士好了。幸好,那天吃的的確是多士。

  哎,有時候我看起來很適應香港的生活,但有時候,真的很喜歡身邊有個朋友──在我出糗或發呆時可以幫助我解釋或解圍,以及可以倚賴的朋友。

飛翔的生命

【分享一篇我妹妹,盧依玲的文章,刊登於衛理報650期】

  記得離開詩巫前,最後一次的團契聚會中,團契贈送了一本書給我。一看書名《給你飛翔的生命Let The Journey Begin》,我就很喜歡。在這裏,我要感謝選擇這本書的人。第一,太適合當時的處境;第二,讓我獲益良多。

   飛翔的生命,這次離開,我能飛得多高?又能看得多遠?迎接我的是什麼樣的人、事、物?這又會是個什麼樣的旅程?

   一個充滿智慧的朋友告訴我:你就別把它當工作看待,就當成是去渡假,工作是賺外快!哇,好一個另類的角度看事情,太棒了!

   真正去看這本書,大概是到了西馬三個星期後的事。因受一些私事的困擾,讓我看不清方向,也找不到自己,更理不清頭緒。雖多次向神禱告,未得解決。「人的小信,限制了神的大能。」這是一位牧者說過的話。人性的弱點就是:雖已交托,但還是會把問題從神那裏拿回來自己承擔。

   某天晚上,不曉得為什麼隨手拿起這本書來看。翻開書,第一句話就已深深刺入我的心!它說:生命的關鍵問題不在於「我有多強悍」,而在於「神有多剛強」。就在那一刻,我完全哭倒,降服在神面前,只有祂最瞭解我目前的處境並深知我所需!這一次,我完全信靠祂,無論何處境我都深信神與我同行。是的,我不該讓自己的「強悍」替代了神的「剛強」。若我不是有位剛強的神,我的強悍顯得愚蠢!

  書中還有一句給我啟示很深的話:改變你的心,才能改變生命。我不願受罪的捆綁與轄制,所以讓我的心完全歸向神,靠神繼續改變我的生命。我要的是自由飛翔的生命。因此我很喜歡《天堂在我心》這首詩歌。在閒空時我常哼唱,像詩歌中說的:「I want to be free自由地飛,在愛中無懼怕,在愛中無傷悲……」就如這本書後語說的:不用懷疑,神會陪伴你一起飛翔在生命的道路上,給你所需的亮光。

星期一, 7月 30, 2007

她會七種語言

  有一次,一位朋友將我介紹給另一位初見面的朋友說:「她會七種語言。」對方聽了嚇一大跳(真的是整個人跳了起來),連我自己聽了也嚇一跳呢。還有一次,一位朋友知道我是某某某的時候,馬上說:「哦,原來妳就是那位語言天才。」我聽了,傻笑一下。

  不過在大多數的時候我都會回應說:「不好意思啦,在我們馬來西亞,差不多每個人都會好幾種語言的,小事小事。」其實真的是小事,譬如我老爸就起碼會十種,無怪乎我們從來不摽榜一個人會說多少種語言。但萬萬想不到,在這兒卻成了一件「怪事」,嘻。

  嗯,活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語言世界中唯一的不方便,是經常在與老鄉們講電話,或剛回到家的時候,講起話來舌頭會打結。就像今天與老爸談話時,舌頭一時捲不過來,把粵語當興化話,哈。

星期日, 7月 29, 2007

追憶我的護花使者--QT156

  在東馬服事的時候,每當遇有煩躁或鬱悶的時刻,最喜歡是在晚間獨自開車到海邊轉一圈,或者以慢速開到稍遠的工業區,散散心、哼哼歌曲、清清思緒,然後才回家。

  那五年多的日子中,一直忠心守護我的,是教會供應的一輛十二人小型貨車。從我上任直到離任之前,他與我寸步不離,是我貼身的護花使者,出入代步,全靠他風雨不改的守候與幫助。

  服事的其中一個任務,是在每個週末與主日都要用好多時間載送弟兄姐妹往返教會與他們的家。在艷陽之下開車,我提早出現的老人斑不是沒有原因的。但若沒有QT156的忠心,我根本無法與人建立美好的關係;教會的興盛,他是有功勞的。

  除了在我剛上任時,不小心害QT156受了一點小傷之外,他一直都是正常的操作。可惜後來也敵不過年日的摧殘,他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曾經試過在晚上十點多回家時,他在半路上拋錨,害得我要找教會的壯男幫忙拖車。當這種情況不止發生一次之後,每當我在夜裏去兜風散心時,都會在心中默默禱告,希望他乖巧聽話。

  離任之前,對QT156有萬分的捨不得,特地為他拍了好幾張照片,希望留下他的身影。後來有機會回去探望教會,知道QT156已經被賣掉了,心裏難受不已;好比伺候多年的老僕被遣散回鄉,從此離我遠去的那種感受。QT156,你今晚聽到我的呼喚了嗎?

星期六, 7月 28, 2007

麵包的背後情

  已經好一陣子放棄了麥片早餐,最近剛剛改吃麵包。想起當年第一次離家從東馬去西馬讀書,早上起來看不見媽媽預備的早餐,曾傻氣的掉下傷心淚呢。

  買一個人的早餐,不管買什麼麵包,最多也就是一個麵包。但如果是媽媽買的麵包,除了一條白方包,總還有一些其他款式的麵包。現在我都不敢買方包,就算只有四片;因為一個人肯定吃不完,多留一天就不新鮮了。

  多麼想念與家人一起用花生醬或牛油塗麵包、喝美祿的早餐時光;媽媽喜歡在冲美祿時打一粒新鮮雞蛋,用沸水冲,蓋上杯子一陣子,然後攪一攪,這種美祿最是好喝。

  小時候在晚上八九點時,會有麵包車經過我們家。當我們一聽見熟悉的響聲,就會爭相跑到大門口,等著麵包車停下來。媽媽會任我們選自己愛吃的麵包,無論是當早餐,或次日帶去學校在小息時享用。每次買完麵包,我們都會興高采烈,連跑帶跳的跑進家裏;已經好久好久沒有聽見麵包車的響聲了。

  三年前媽媽去世之後,每逢回到家鄉,我特別喜歡與妹妹一起去買麵包。有時候不需要買,但我總也要去流連一番。我想,潛意識裏可能是在尋找小時候跟著媽媽去買麵包的感覺,那種向媽媽撒嬌,以及任選麵包的感覺。

  從未在香港吃到與家鄉一樣的麵包;但對媽媽的想念,無論在哪裏,都一樣濃厚。

Teach Me The Way To Poverty

  Dear Lord, teach me the way to poverty. It is so clear that possessions lead to many false worries and that these worries prevent me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you. You are with me all the time, you want to speak to me, you want to guide me, teach me, counsel me, and you want to show me where to go. I know that you stand at the door and knock.

  But I am so busy with other things, that I cannot hear you; so preoccupied with what to read, what to write, what to say, or what to do, that I do not realize that all those problems would not exist if I listened to you and stopped listening to my own inner turmoil.

  Help me, Lord, to become poor, in all the meanings of that word. Show me how to use the money that comes my way, show me how to use the knowledge I have acquired, show me how to use the relationships, and contacts that have become part of my life. Let all this not prevent me from following you but rather become a way to serve you and your kingdom. Let me become free from all my false worries and concerns, and live with a poor and free heart so that you alone are my Lord. Amen.

  ~ Henry J.M. Nouwen, “A Cry For Mercy”.

星期五, 7月 27, 2007

請給情緒一個出口

  很多人都認同:「當一個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只要有人關心與顧及他的感受,就夠了;因為絕大部份的人都明白人生的基本大道理,並且每個人都有能力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可惜我們常常在聽到人家表達情緒時會感到不安,並且因為不善於回應對方的情緒,甚至急於用理智去回答與教導對方,結果讓對方更加覺得沒有人了解他,甚至加深了對方的煩躁與懊惱。

  例如孩子說:「我好討厭寫功課哦!」這時若大人的反應是「怎麼可以討厭寫功課呢?你不應該討厭寫功課的!」如是的反應,就否定了他情緒感覺的權利。比較好的做法,是用言語來呼應他的想法,例如「顯然聽起來你不喜歡寫功課,對不對?」

  心理學家葛琳卡在其著作《情緒四重奏:同行生命中的憂怒哀樂》中提到:「情緒是上帝照自己的樣式造人時,給予人的一份特別禮物,以致人能夠與上帝心靈相通。情緒容讓人去明白和感受神對人的愛,也讓人可以透過情緒的表達去回應祂的愛,建立親密相愛的關係;並且可以明白上帝和順從祂的旨意,以及幫助人去履行管理這個世界的任務。」

  回想過去其中一個最痛苦的階段,我感覺很想死。我分別告訴兩位最可以信任的朋友:「我想死。」她們聽了,不作任何反應,繼續聽我吶喊著:「我想死!」一位朋友等我說夠了,輕輕回應一句:「你說這句話,讓我感覺到你真的很痛苦。這段路不易走,但作為你的好朋友,我會繼續支持你的。」我聽了,感覺到她完全明白我的痛苦,不禁放聲大哭了起來。哭完之後,我同時也獲得了堅持下去的力量。

  最近與朋友談天,感受到他給自己很舒服的空間,同時也給別人很舒服的空間,總之與他談話是很舒服的。面對誤會與壓力,他不急於論斷或控制,也不急於解釋或說教,就是自在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緒,並且看事物很有遠象。常常在聽他說話的同時,鬱悶的情緒獲得釋放,並從中學習了面對問題的方法與心態。

  今天,你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了嗎?

星期四, 7月 26, 2007

同一個呼求

好些人反映了同一個心聲與呼求。我卻不知道可以怎麼做。。。

每次都要握兩次

  上了幾次課之後,發覺帶領唱歌的老師每次都要我們握手,而且是兩次。在前一堂課的時候,老師如常叫我們握手,我告訴旁邊的帥哥:「握了這次,還有一次。」果然唱了一兩首詩歌之後,老師又叫我們與旁邊的人握手。帥哥與我對望一眼,大家都笑了起來。

星期二, 7月 24, 2007

如今你是孤兒了

  2004年回去東馬家鄉過暑假,8月18日啟程前往大陸西北。19日,在香港接到電話說媽媽不舒服入院(當時她已經失去右腳下肢十四個月,又中風快要一年之久)。21日晚上抵達西寧,22早上,同行的好友接到我妹妹的電話短訊:「請告訴我姐姐,媽媽回天家了。」

  22與23日兩個晚上,我分別在西寧的酒店以及西馬朋友的家,徹夜流淚,卻不明白何以每次以為自己的眼淚已經流乾的時候,總會一次又一次再流出來。終於在24日中午回到家裏,一個多小時之後就是媽媽的喪禮。

  喪禮之後,雖然感到極度疲累,卻是無法入睡。當所有家人都睡覺的時候,我獨自對著客廳角落的大桌子坐著,看著桌上媽媽的遺照,一邊流淚,一邊嘗試透過文字表達心中的萬千哀愁。

  記得有一個晚上,祖母起身去廁所時見到我坐著,哭著對我說:「可憐的寶貝,你沒有媽媽了,如今你是孤兒了。」我聽了強忍淚水,待祖母回房之後才放聲大哭。從小最同情的就是孤兒,如今祖母說出我深層的感受,心裏實在加倍悲慟。

  正面去感受「如今我是孤兒」的那份痛,痛吧,痛吧,不再迴避,直接去痛之後,痛與孤單就減少了。接受了這份痛之後,也更勇敢與生活的所有喜怒哀樂「正面交鋒」,從而更認識與接納自己。痛過之後,我是一個活的更實在的孤兒。

超開心的晚餐

開心的落地玻璃海景晚餐 ^o^

星期一, 7月 23, 2007

把愛找回來

  這是第二次接到某公司秘書的來電,對方同樣是一開始就說著自己想要解釋的東西,完全不給我有回應的空間,感覺就像在聽錄音機講話呢。就在對方準備要掛上電話時,我說道:「等等,我都還未講話呢。」幸好對方還算願意容讓我表達了一些對於他們處事不當的回應。但他們機器式的服務,始終讓人吃不消。

  想起一位朋友曾經問我一個問題:「你覺得這個群體有愛嗎?」我呆了一陣,無法立時回答;這是一個尖銳,讓人感覺沉重,也是一個很實在的好問題。

  記得有一位校長曾經分享他們學校的目標是要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愛、去愛、生命要成長」;是的,凡是人都需要感受到愛,然後才會去愛,愛要流傳,才能生生不息。

  我也確實經歷過──當有人對我表示愛與關懷時,感覺就好像打了強心針,受到了愛的充滿,自然就很想把這份愛分享給更多人;同樣的,當我經歷不到愛的時候,感覺很枯乾,沒有力量去愛,甚至覺得自己像一個工作機器,痛苦難當。

  數字、報告、成績,很冷冰冰;一個又一個傷痕纍纍的故事、一個又一個需要愛與關懷的心,受到的回應卻是「我們對這些沒有興趣」。服事是愛的承擔;但恐怕在我們例行公事的時候,把愛給趕走了。但願我們可以保持清心,以及一顆有血有肉的心,不再冷漠對人;把愛找回來吧。

女追男有何好方法?

  一位女生談起感情的煩惱。我鼓勵她女生也可以追男生。她問怎麼追?哎!有何好方法?

  曾經有位朋友告訴我:「我的老公是我追回來的。」可惜當時忘了問她是怎麼追的。

何謂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就是--視他人的的成功為自己的榮耀。

星期日, 7月 22, 2007

我在逃避的感覺

  「我用了十多年去克服離別時捨不得的感覺,但現在卻輪到我的孩子們捨不得了。」這是一位在日本宣教的媽媽說的話,她說當她開始沒那麼容易哭的時候,卻看見孩子需要經常跟著他們到處去,特別在離開日本時會哭。

  最近,我也在逃避一種感覺,那種感覺叫作──捨不得。

星期六, 7月 21, 2007

溫馨的掛念

  好友從土耳其旅行回來,打了一個電話來,大聲說了好幾次的:「好掛住你啊!」聽了,很溫馨哦。。。

偶而忘了我是誰

  偶而會在想,我怎麼會生活在另一個世界?每天說著不是自己母語的語言;雖然都是漢人,但文化卻有所不同;飲食起居都與長大的地方不相同;我怎麼會過這種生活?

  偶而也會在想,自己怎麼會生活在一個曾經感到抗拒的城市中?為甚麼現在好像對很多事物感到很熟悉、很自然,甚至有時候會覺得沒有任何隔膜,好像自己本來就屬於這裏似的?

  然而一旦去到一個新的團體,自我介紹的時候,卻又很快表明自己的身份──「我名叫盧美玲,我來自馬來西亞,我是馬來西亞華人。」不知道我是不是害怕會忘記自己的身份?又或害怕別人都當我是本地人?

  有時候,聽著自己用粵語禱告、讀聖經、講道時,覺得自己簡直是「忘本」;因身為興化與福州人的後代,卻不懂得用這兩種語言做上述的事情。對自己,偶而會感到既熟悉卻又陌生。

  無論如何,我想起了曾經幫助我的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忍耐與教導,相信我不可能開啓在香港的生活之門。謝謝每一位教我粵語、帶我上街、與我吃飯的香港朋友;你們的風趣可愛、誠懇好心、慷慨關懷,幫助我快速過度,並且開開心心融入香港的生活。謝謝你們包容及接納我的傻氣、古怪與遲鈍,以及面對文化衝擊時的小姐脾氣。

  不過,我每一次緊張時就覺得想要說華語;所以,我仍會問──我是誰?

星期五, 7月 20, 2007

失魂掉魄的凡人

  過了四天忙碌的日子,你終於可以睡遲一點。起身梳洗,開機洗衣服,然後下去街市買東西。

  買了一些菇、豆腐乾、瘦肉,也買了一個麵包當早餐。又在一個老婆婆的攤子買了一些飾品。然後去超級市場買了醬油與快熟麵。還錢的時候,你忽然想起老婆婆沒有找錢給你,就走回去找老婆婆,幸好老婆婆不至於老奸巨滑,順利的找了錢。

  回到家裏,吃了麵包,開始洗肉。倒醬油醃肉的時候,哎呀!倒錯醬油!然後,哎呀!!你忽然想起剛才買的醬油與快熟麵,怎麼不在呢?一定是留在超級市場了。呼,只好馬上下去找,幸好還在,拿了,又走一次七樓的樓梯回家。嗯,其實這對於近來吃多了的你,是一個不錯的運動呢。

  疲累的你,在老婆婆那兒失了魂,在超級市場掉了魄;但你說這也不錯,因為至少還可以在忙亂中,有一個空間讓你感覺到--自己只是一個凡人。

星期三, 7月 18, 2007

奶黃千層糕,大驚喜!

  早禱會之後,幾位年長的姐妹說去飲茶。在點要吃什麼點心的時候,本想立刻說要吃奶黃千層糕(有時好像也叫千層馬來糕,有好多個名字),但想想應該要節制一下,就沒有出聲。

  看著一籠又一籠的點心上桌……想不到,竟然看見了奶黃千層糕!我忍不住眨一眨眼睛,怕自己看錯,再睜大眼睛看清楚,的確是奶黃千層糕!哇,實在是太開心了。不過,為了儀態,沒有尖叫,也沒有得意忘形,只是在內心感恩,嘻嘻。

星期二, 7月 17, 2007

咀嚼痛苦可以豐盛我們的生命

  「你經歷過痛苦嗎?如果你沒有經歷過痛苦,那你的人生會很痛苦。」這是楊教授在講座中的開場白,也俘虜了我所有的專注與認同。

  楊教授繼續說著:「好好咀嚼你的痛苦,讓你的生命豐盛一點。當你明白自己,接受自己的時候,你就可以學習去明白並且承擔別人的痛苦。與痛苦的人一起痛苦,與悲哀的人一同悲哀;如果可以幫助別人減輕一點痛苦,那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

  想起有一次,一位長者請我幫他寫下他人生的經歷。來到我的辦公室,他從自己的出生開始述說。當他說到十多歲與父親一起出海遇到大暴風的經歷時,忽然靜了下來,然後徐徐的掉下了男兒淚。那一刻,我不知道可以說什麼或做什麼,只是遞了紙巾盒給他。我沒有說話,大家安靜了一會,然後他繼續講述自己的故事。

  其實在那一刻我有一種感覺,但說不出是什麼感覺。但楊教授在其講座中幫我說出來了:「聆聽別人最痛苦的故事,讓我們的生命很豐盛(rich)。一個人在痛苦中會找你,表示他信任你;獲得信任比獲得愛更可貴。當一個人覺得你明白他的痛苦時,他面對痛苦的精力就會升高一點。然而並不是所有痛苦的人都有機會經過你身邊,所以如果有這個機緣,好好珍惜,與痛苦的人一起經歷痛苦,你的生命會豐富很多。」

  咀嚼痛苦,是生命的必修課。

今年刊登了第100篇文章

相信有些遺漏,但可以記錄到的--今年刊登了第100篇文章了:

http://meelingart.blogspot.com/2007/01/2007.html

開了兩天會,好累。。。

星期一, 7月 16, 2007

我盲了,你還愛我嗎?

  剛剛從一份雜誌中得知,一位我很喜愛的作者,竹君女士,在數年前腦部長瘤,影響了一邊眼睛的視力,雖然後來動了手術切除掉部分的腫瘤,但如今舊病復發,以致她雙眼全盲。在這段原本是妻子一心一意照顧丈夫的婚姻關係中,出現了變化。現在要換成丈夫學習調整心態,照顧妻子,放慢腳步,牽著盲妻的手,與她同行往後的路。

  乍看這個消息時,驚嚇的無法置信,腦海中不斷浮現著竹君美麗動人的容貌,很難想像她現在竟然雙目失明了。幸好她的丈夫邱清泰博士(美國著名婚姻與家庭輔導員)對她不離不棄,並且強調一世情不僅是在順境時,而是在困難、艱苦、貧窮裏,仍然彼此相愛;真心真情,最是感人。

  記得媽媽必須切除右腳下肢時,爸爸毅然放下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媽媽。後來媽媽中風,只剩下右半身可以活動時,爸爸毅然負起為之洗澡、穿換所有衣物、抱她坐在方便椅大小便,並且每天帶她上街吃早餐,然後到處兜風或逛超級市場等,從來沒有一句怨言,甚至還要時刻絞盡腦汁,只為了逗越發沉默的媽媽一笑。盡管媽媽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爸爸對她的愛卻是只有增加,絲毫沒有減少。爸媽之間單純的愛,讓人由衷欽羡。

  愛情不需要神祕的魔力或甜蜜誓言,只需要問一句──「我盲了,你還愛我嗎?」

星期日, 7月 15, 2007

一次失望的實習

  有一次與幾位朋友去中東實習兩個月。在老師的指揮與安排之下,大家都奉命攜帶了不少中國食品,包括有冬菇、榨菜、米粉等。到了中東,還盡快的買了白米。當我們在中東的住所煮飯時,完全不覺得身處異地,彷佛把香港給搬到中東了。坦白說,我不太喜歡那種感覺。

  去到一個新地方,我喜歡嘗試投入異地的風情。所以當有一次我們在中東分散與迷路時,我與朋友都安安靜靜在感受迷路的感覺,對於老師的怒髮衝冠,以及失常的抓狂與責怪我們的不小心,「充耳不聞」;我們也在懷疑,對於一位教授跨文化科目的老師,何需如此失常,當下豈不正是考驗我們應變能力的良機嗎?

  老師喜歡控制我們所有的行動,喜歡集體出動,不讓我們自己出外體驗。但當地的一位老師則鼓勵我們要多嘗試出外,特別是藉此操練我們的阿拉伯文。所以我們會儘量找機會兩三個人一起出去,嘗試摸索與認識當地的人事物、熟悉交通工具、品嚐更多當地的食品等。

  事隔多年,對於老師當時的偏執與鬧情緒,以及喜歡控制與限制我們的作為,印象深刻。記得那時候因為老師的處理不當,我們與外國人隊員的溝通也遇到障礙。最後我不顧一切,直接對老師道出問題所在。幸好老師願意回應,化解了我們一個危機。簡單來說,那是一次失望的實習。

你的頭形好美

  十多年前在學院求學時,有一位同學在早會結束之後來找我,說:「剛才聚會時我一直在想,前面那個人是誰,她的頭形好美啊,想不到原來是你。」那天,好友幫我梳了一個髮髻(幸好沒人說我老)。

  第一次有人留意我的「頭形」,除了傻笑以及說謝謝,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

  今天崇拜結束之後,一位姐妹對我說:「今天你的頭這麼美的?剛才我在後面一直看這個人是誰,想不到原來是你。」回家之前,另一位姐妹也大聲對我說:「今天你的頭很美啊,會發亮呢。」

  今天,只是胡亂綁起頭髮,因為天氣實在太熱了。嗯,說起頭形,我想起了媽媽,我要謝謝她對我生育與照顧。

好開心的禮物

  與好友一起吃飯,她給我一個東西。打開一開,好精美的Precious Moment小卡片包!好友說是她的小妹送給我的,哇,好驚喜啊!感覺上這好像是屬於小朋友的禮物,有一種童年的奢望得到了滿足的感覺。馬上將八達通卡放進去,好開心!每次拿出來搭車使用時,都特別開心!

  不知是否在部落格提過自己喜歡吃肉乾,前不久,學妹買了一份美珍香的雞肉乾「孝敬」我,讓我驚喜不已。前幾天,一位長輩也送了一盒美珍香的豬肉乾。後來拿去辦公室與大家分享,轉眼就被「消滅」了;這種分享的感覺,實在開心!

  有朋友從台灣帶手信回來,也有朋友從澳門帶手信回來,都是好吃的食物。大家一起分享,感覺真好,好開心!

  最近都有朋友拿一些衣服給我試試看能不能穿,合穿就收下,不合穿就另贈。無論新衣舊衣,我非常樂意試穿。各位朋友,謝謝你們美好的心意!

星期六, 7月 14, 2007

求開闊我們的心靈空間

【此文不予引用】

  夏日炎炎的中午,走在艷陽下幾乎透不過氣來,內心則為了一些討厭的事在嘰哩咕嚕。無意中抬一抬頭,竟然看見前不久才認識的一位身體有事的女生,就在我努力思索著她的名字時,她已經比我快了一步,大聲與吃力的喊了一聲:「盧姑娘!」同時露出了開懷的笑容。

  不知道是否因為那讓人受不了的陽光與熱度,還是急著要去處理一些事情,我似乎不在狀態,只是匆匆的,例行公事似的,問了女生與她母親要去哪裏,然後回答她們我要去哪兒之後,就快步的走了。

  走了幾步之後,內心覺得非常難受,有一股想哭的衝動,卻不明白何以有這感覺。到了晚上安靜思想的時候,我才開始明白,原來在當時,我沒有正眼看著女生說話,更沒有停下來聽她說話或對她說話;當時的我,像個逃犯似的,匆忙離開。

  我在逃避甚麼?為甚麼我本能似的逃離那個場景?可能是因為陌生吧。對甚麼陌生?對她的病感到陌生。為甚麼陌生?因為我恐懼。恐懼甚麼?恐懼……恐懼被她發現我恐懼,恐懼被她察覺我的不自在……

  說穿了,我只顧自己的不自然與害怕,卻沒有去回應她見到我的興奮,也沒有與她多談幾句話。我想哭,因為我有點無法面對自己的冷漠與恐懼;我逃離,因為我無助,甚至對於自己的視若無睹感到羞恥。簡單來說,就是發覺自己的心靈容量太小,也缺乏愛去開闊生命交流的空間,更遑論承擔彼此的重擔。

  耶穌應許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懇求耶穌在我們裏面的豐盛,開闊我們的心靈空間,好叫我們能夠像祂那樣尊重人,多於控制人;關心人的乾渴,多於自己的成就;聆聽人的心碎,多於苛責或「教誨」;與失敗跌倒的人一起禱告,多於背後談論或審斷。

  求耶穌的降卑承托我們,可以與生命的破碎共存;因為耶穌已經先為我們而破碎了自己。

星期四, 7月 12, 2007

敞開生命的新領域

  中學時認識了一位多話的男生,有一次他竟然當著我的面大聲說:「你說的福州話實在難聽。」對於只是半個福州人的我聽了,從此再也不敢對他說福州話。

  後來在香港第一次認識了一位福州人,興奮的馬上想與他說說福州話。誰知道在我嘰哩咕嚕的說了幾句之後,他竟然聽不懂,甚至傲慢的拋下一句:「不知道你說的是甚麼話,福州話只有一種,我說的是純正的福州話」,然後就大搖大擺的走開了。

  前不久認識了另外幾位福州人,但我再也不敢「秀」我的福州話。想不到他們都很有禮貌,一再請我試試看。所以我就提起膽量說了一兩句,他們竟然很開心的說:「對了,對了!你說的與我們說的是一樣的,這叫福清話。」呼,膽小害羞內向的我,馬上鬆了一口氣。

  可能因著防衛機制的關係,生命中某些領域在遇到消極與負面的經歷之後,似乎自動封閉了起來。然而經過了某些時日,加上一些積極與正面的鼓勵或催化,卻是可以重新敞開。

  今晚牽著一位失明的姐妹去洗手間,途中她踢到了別人的腳。我這才醒覺,對她說:「對不起,我不知道要怎麼指引妳。」她聽了二話不說,把手穿進我的手臂,然後擺出一副放心的樣子跟著我繼續走。

  願意我們都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敞開生命中更多的領域,以致大家可以互相祝福,也彼此尊重。

會不會變的狹窄?

人的思想,會不會因為生活圈子的窄小、靜止,甚至退化而變的狹窄?

屢敗屢戰,終於

屢敗屢戰,終於── 帶一份貼身針情 《明報》副刊【時代版】「自由談」一欄  12.07.2007

老友的寶貝們

老友放棄在港的高薪厚職,與丈夫去了大陸服事孤兒。她留下了這些寶貝給我,但有兩盆是其他朋友送的,希望大家都平安長大。
金魚花               黃金葛


藥后                          節瓜

藥后                檸檬(左) 柑(右)

星期三, 7月 11, 2007

情繫快熟麵

  讀小學的時候,最渴望、最興奮的事情就是要求媽媽早一點起身煮快熟麵給我們當早餐,甚至試過在媽媽答應之後,當天晚上竟然樂的睡不著呢。次日早上,我們都會自動早早起身,完全不需要媽媽叫醒我們。

  祖母不喜歡我們吃快熟麵,所以很少買。但每次祖母外出往姑姑家玩,媽媽就會煮快熟麵給我們當午餐,通常都是煮咖哩快熟麵,加蛋,而且一定煮的夠多,讓我們吃個痛快。對於媽媽來說可能是方便,但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罕有的奢侈享受。

  雖然祖母不准我們吃公仔麵,但卻有一件事讓我難以忘懷。有一天,祖母煮了紅豆白米粥當午餐,媽媽也愛吃,弟妹也都可以接受,獨有我不喜歡,賭氣不肯吃。祖母見我固執不肯吃午餐,最後竟然走了五分鐘的路去附近一間雜貨店買了一包快熟麵回來,煮好了端到我面前要我吃。其實我想不起來當時的感受是如何,但現在回想,覺得自己的脾氣實在太強,行為也很過分,很對不起祖母。

  說起快熟麵,我還想起了爸爸,他從來不下廚,但有一次我從香港回東馬老家時,他竟然在某個早上,煮了一包快熟麵給我當早餐,而且邊煮邊喊我快點起身吃。那是媽媽剛去世不久的時候;幸好爸爸煮的不是咖哩快熟麵,否則我一定哭成淚人。

  快熟麵,揉合了爸媽與祖母的情與愛。

今天真好

今天,我還
可以看見各種顏色,
可以嚐到各種味道,
可以感覺到憂慮與希望,
可以走路去搭巴士上班,
可以聆聽上帝美好的話語,
可以與人一起禱告,
可以有人為我禱告,
可以知道有人愛我,
可以有力量去愛與饒恕,

可以表達喜歡與不喜歡,
可以開懷大笑,
可以承托各種掙扎與恐懼,
可以感受耶穌為世人的破碎;

今天,真好。

星期一, 7月 09, 2007

帶一份貼身針情

  每次買了新衣回來,很自然就拿出我的針盒,把所有的鈕扣縫多兩針;這個動作,是從小受祖母所影響。自從我第一次離家求學開始,祖母總會在我出門之前,幫我預備一份針線,即用一塊布插著一些針,還有一卷白色線以及一卷黑色線,讓我帶著上路。從東馬到西馬,後來到香港,這份針線都一直隨著我。

  目前我用了一個紅色的心型小盒子裝著針線。記得小時候看著祖母使用針線,煞是有趣。無論是鈕扣、鈕口、雨傘,或衣物的任何破損,祖母都有辦法縫補的漂亮乾淨。記得祖母有一件衣服的背部,縫補了一次又一次,布料已經舊了、薄了、爛了,她都還捨不得丟棄。

  有機會回家時,每天都掃一掃祖母的房間,每次都會看見祖母床底下的一個鞋盒,裝的是祖母的針線寶物,其中有一把用了幾十年的剪刀;無論是看了,或者用在手上,內心總有說不出的親切感。

  祖母對我的照顧、愛護、以及一份細膩的感情,都隨著她細心為我預備的針線,無論我去到哪裏,一直陪伴著我。有時候我回到家裏會告訴她我要多一點什麼樣的針線,她必定牢記在心,然後為我預備妥當。祖母超強的記憶力,是所有家人都自嘆不如的。

  雖然坊間有許多價廉物美的針線包,但我從來不屑一顧。我已經帶著祖母最濃厚的親情牌針線,天下沒有他物可以比擬。

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

  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對某些友誼開始懷疑,特別是提到錢的時候;對不起,請原諒我實在不想見你們,請不要大驚小怪。
  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開始明白不能只從一個人所說的話去認識人,更不可從一個人的頭銜與職分去相信人;對著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尤其要謹慎。
  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開始明白話語的限制,並懂得以沉默面對問題、誤解與冤屈,更學習以包容去面對世界的各種不完美。
  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開始對某些執著的事物放手,並且學習忍受世人的眼光,默默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可。
  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不再緊張於尋求他人的肯定或認同,學習看開一點,傻氣一點,「死」又何妨?
  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不再著眼於不切實際的目標,只想做好今天的工作,也願意騰出更多空間讓上帝工作;我不能做的比耶穌更多。
  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開始不以黑白分線看世界,嘗試更多去想像表象的背後,也開始為己為人,多留一點餘地,少一點尖酸刻薄。
  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懶得解釋或爭取,就讓時間說明一切吧。

星期日, 7月 08, 2007

一顆解除武裝的心才能流露和平

  「一顆解除武裝的心才能流露和平。

  若我們被恐懼失敗所籠罩,和平是不可能的。
  若我們對別人的恐懼超過對別人的信任,和平是不可能的。
  若生活是常常那樣忙忙亂亂,和平是不可能的。
  若我們看擁有甚麼比我成了怎樣的人還重要,和平是不可能的。
  若野心已蠶食我們的內心,若我們的自我價值只能靠奮鬥的目標和滿檔的日程表來肯定,和平是不可能的。
  若消費比禱告還重要,和平是不可能的。
  若我們看別人的存在是一種妨礙,而非神的作為之彰顯,和平是不可能的。

  若我們不再需要控制一切,不再需要擁有一切,不再需要知道一切,不再需要勝過所有人,不再需要所有人跟自己一樣,這才能流露和平。

  內心的爭戰止息,才能流露和平。我們內心的爭戰,往往是外在與人爭鬥之前奏。所有爭鬥皆源於內心。

  十字架是尋求和平的答案。我們不期望人生沒有爭執,我們不期望人生是完美。但我們可期望死亡之後可見生命,黑夜之後將有黎明。」

  ~ 戚頌安(Joan Chittister)

星期六, 7月 07, 2007

隨意寫寫

  中午走在街上,差點就被熱情如火的太陽伯伯給烤熟了。近來天氣悶、人悶、事悶,逼得我要找點「樂子」,哈。(這一段與下一段沒有任何關係)

  昨天朋友說:「因為你的一篇文章,我改變了一個決定。」在場的朋友聽了一起「嘩」起來,特別我們都知道那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為此我特地再讀那篇文章,但實在想不到是什麼地方改變了他。我只能說,這是上帝的工作。

  昨天另一位朋友也告訴我:「我讀到你一篇文章,說的正正是我面對的情況。」我聽了也立刻再讀那篇文章,不明白自己當時怎麼會寫出那樣的東西。

  不要笑我臭美啊,有時候讀自己的舊文章,也會「驚嘆」自己的「文采」,甚至想不通怎麼會寫出那些東西。我只能說,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上帝給的。

  此外,當然也需要練習。寫情書(http://meeling.blogspot.com/2006/08/blog-post_115513755995535126.html )是一個不錯的渠道。還有就是臉皮要厚一點,把文章給一些朋友看,讓他們批評批評或讚賞幾句,這樣就可以繼續進步。要不就嘗試投稿給一些不輕易接受任何阿貓阿狗的文章版位,逼自己不斷練筆。同時要不怕負面的回應,也不要停留於任何積極的回應,總之要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要是遇到了瓶頸或「江郎才盡」,那就是進行深切反思的大好良機,把握啊。

  最後永遠記得──我有機會寫,不是因為我寫的好,而是希望告訴世人,一個寫的這麼差勁的人都可以寫,所以你更可以寫,人人都可以寫!

形象,愛情的微妙

  朋友與第一位女友熱戀了幾年,後來因為一些問題而分手,沮喪了好一段日子。後來愛上第二位女生,卻因追求不逐而放棄,感情上再次受到打擊。最後認識了現在的太太,歡喜結局,已育有一子一女。

  記得當我在他的婚禮上看見新娘時,內心不禁「哦」了一聲;原來朋友喜歡的女生類型,幾乎都有著同一種形象──豐滿、隨和、爽朗。不知道這是否一種口味或偏好,但看見朋友終於找到幸福與快樂,心中也為他歡喜高興。

  另一位朋友面對一位男生熱烈的追求,卻一直沒有接受。對方是一位敦厚的好男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對家人朋友都極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終身伴侶人選。

  大家問朋友為何無法接受,她說:「我知道他人很好,但可惜就是太矮了,站在他旁邊沒有安全感。」盡管大家都爭相嘗試說服她:「哎呀,身高不是距離,最重要是內心。」但朋友始終不能突破這個內心障礙;多年的痴心追求者,最終要打退堂鼓,心碎離去。

  相信愛情的微妙化學作用就在於此吧,「外型不重要」只是一句「美麗的謊言」,好感應該始於美好的第一印象,才能互相吸引,然後進一步交往。記得年少時,有團友問牧師:「選擇對象時,是否不用理會外貌?」牧師問:「你想不想每天早上起身時,看見的面容是讓你不舒服的?」答案,應該清楚吧。

星期五, 7月 06, 2007

生命的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面對會議室裡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

  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

  ~ 網路故事

難以置信的事情

人生中,第一次與「專欄」這兩個字拉上關係;難以置信,難以置信。

雖然我不是千里馬,但我要謝謝「伯樂」,也要謝謝「媒人」,謝謝您們!

隔週專欄文章在此 http://meelingart.blogspot.com/2007/07/blog-post.html

生活不能沒有你

  在用微波爐熱飯盒的時候遇到朋友。他好奇的問:「你一個人生活,還要買菜弄飯,豈不挺麻煩的嗎?」我聽了笑笑說:「不算麻煩,因為我只是煮飯,然後弄一個菜就好,很簡單的。有時候忙起來沒時間弄,只好去餐廳吃。但吃多了外邊的食物,總覺得肚子有點不舒服,而且有時候也不知道要吃什麼好。如果一整個禮拜都沒有時間自己煮東西吃,我會很想念的。」

  之前與另一位朋友談起這個話題,大家竟然不約而同都覺得,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能在家煮飯,生活就好像少了一點東西,有一種失落感呢。

  電視廣告常常在推廣「三低一高」──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所以我近來喜歡煮糙米飯或紅米飯,不但可口,而且健康。切一點冬菇絲炒椰菜(或稱甜包菜),已經是一道可口佳餚,吃的津津有味,很有滿足感。

  自己煮東西吃,並不代表每一次都煮健康的食品。有一天晚上下班遲了,來不及煮飯,但想來想去都不覺得餐廳有什麼好吃的。掙扎了一輪之後,最後回家煮公仔麵(即快熟麵),感覺也挺好的。偶而也喜歡煮一個「豪華公仔麵」,即加上煎蛋與兩條香腸;只要是自己煮的,感覺總是特別棒。

  「自己煮東西吃」,就是我生活中不能沒有的「你」;若沒有了「你」,就會渾身不自在。願我的生活,經常有「你」。

星期四, 7月 05, 2007

Tongue of disciples

  The Lord God has given Me the tongue of disciples, that I may know how to sustain the weary one with a word. He awakens Me morning by morning, he awakens My ear to listen as a disciple. The Lord God has opened My ear; and I was not disobedient nor did I turn back. (Isaiah 50: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