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必須找出原因與理由,或許是面對與經歷了太多沒有愛的事件。處在一個功能與目標導向的環境,來自四面八方的種種要求與期望,不外乎要求人獻出「一分錢一分貨」的力量與效果,紛爭四起,創傷連連,總之就是缺乏了愛。
「為甚麼我來了這麼久,卻感覺不到歸宿感?為甚麼大家這麼冷漠?為甚麼沒有人主動與我談話?為甚麼沒有人看到我的困難?為甚麼沒有人來幫助我?」聽到這一連串的提問,我默默無言,不知如何回應。我說不出:「愛要主動,不如你先主動」;因為我知道他的確是需要幫助的。
記得有一個晚上,與社工去探訪一位女士,在極之狹隘的房間中,我們三個人坐在房間中唯一的空間──那位女士的床舖上談話,我則幾乎連腳都不知道要怎麼擺放;但我卻從誠懇的交談中,感受到上帝的愛與我們同在。
離開女士的家時,感到自己的心不一樣了。放下事工、放下功利、放下要求,單純的談論上帝時,上帝的愛就流進了心田。啊,放開自己,求上帝充滿我們吧;因為,上帝就是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