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rI6dtKCpetEy7O3eu9aMpw7Gefcg8iv80yEG76iE4-gp94iRPplP3k1dCi0VUUvAjp1b9Twc0fqJeqNw3xWj6sPdxR97XsftfDdqLKwYtcrU4aG_26tCV2Ev05nMgc1oB1_1hfg/s200/pic163.jpg)
可惜人有原罪,生來有惡的傾向,導致人與人之間難以全然互愛互恕。心中向善與向惡的聲音,無時無刻都在苦苦掙扎角力。無論對己或對人,總是帶著好幾種不同的尺度,難以事事黑白分明,也無法以一些刻板的方程式解決生活中諸多的難處與困惑。
我當然喜歡「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然而在遇到一些讓我感到有很大的壓迫的人時,我對自己的不耐煩與動怒,甚至很想有反擊的行為,感受到一股痛苦的掙扎。
但更大的痛苦卻是有點無法接納自己有這些痛苦的掙扎;或許是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也或許是無法接受自己有憤怒、自私、任性、小氣、偏好、無法對人一視同仁等種種無法撇除的缺點,又或許是為著無法保持平靜的心而有一些自責。
在講座中聽到蘇牧師說:「我們從未停止過掙扎」,以及另一句:「不要氣餒」之後,我領悟到:「活著就是掙扎,必須接受掙扎。」掙扎,因為認真活著。
4 則留言:
嗯,想了很多...
一直细嚼这句:掙扎,因為認真活著。
就是因为认真,所以有所要求,所以有所挣扎。
可是,要如何做到心平静和的去面对这生活上所谓的挣扎呢?..
就如你所说,可以从“爱的真谛”那里开始学习...学习凡事包容,学习凡事忍耐...
活着,有时也是抗战呢。
你从事辅导吗?加油。
木子,既是掙扎,恐怕很難平靜。除非,平靜的掙扎?
tumi, 啊,內憂外患?
秋,何以見得?非也,非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