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天父讓我們相遇、相識、同工。你們的親切,幫助我投入與適應。
你們的關心,讓我感到溫馨與開心。
你們的分享是一種靈裏的交流。
你們有一團火,燃燒我檢視生命。
你們的純真,讓我不怕表露真我。
你們的坦白,叫我學習的很通暢。
你們的認真,提醒我莫忘使命。
你們的隨和與體諒,教導我尊重別人。
你們的愛護,讓我覺得你們像家人。
雖然現在你們要離開,
雖然我為此流淚,
但我始終珍惜與感恩,
--因為認識你們,是多麼的美好!
年紀大了,發覺想要擁有的意念,越來越單薄;有時候直接告訴友人,千萬不要送擺設物品給我,因為不知道要放在哪裏,我肯定會轉送出去;不要送名貴筆,因為越貴的越不合用,我唯一用的筆是一支港幣三塊錢的。
一位好友用了好長一段時間,為的是鼓勵我學習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情緒,以及對事物的喜歡或不喜歡。他觀察到我在面對一些不喜歡的情況時,只會不說話,卻不會說:「我不喜歡。」
有人說:「香港人沒有感覺、沒有反應、沒有雀躍,他們的心是不跳動的。」看見週圍的人冷漠,有點害怕自己也變的冷漠;如果人原本有一顆熾熱的心,不知道在一個冷漠的環境中可以「熱」多久?
好友的姑丈入住老人院已有一段時間。我好久沒有去探望他,今早約了兩位好友、姑丈與姑媽一起飲茶。我們三人先到茶樓拿了位子,姑媽去老人院用輪椅推姑丈來茶樓。
與好友去逛街買東西。他看中了一個背囊,店主慢條斯理的,用了好多分鐘,詳細說明背囊的各種功用、設計的原理、如何運用等,讓我這個鄉下妹聽了目瞪口呆,大開眼界。
與朋友聊天時,他忽然說了一句:「你怎麼那麼差勁啊?」我機械式的回應說:「我本來就很差勁啊。」他聽了連忙說:「不是不是,我是說你怎麼還未找到男朋友呢?其實你是不是太遲鈍了?」我聽了哈哈大笑:「你說對了,我的確是蠻遲鈍的。」
前一陣子,爸爸從東馬來電,說無價高漲,生活艱難。當時的我聽了沒有什麼感覺。最近,去到我向來認為是「便、靚、正」的米線餐廳,點了一道清湯墨丸米線。在等的時候,忽然瞄到桌上的帳單,怎麼寫著十八塊?以為是寫錯了,招了一位阿姐來問,她二話不說,指我看看餐牌。原來,起價了!
多年前在學院寄宿求學時,大家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要是不小心在吃飯時,用了公用的筷子扒自己碗裏的飯,他就必須請整座的同學吃雪糕。在校園不遠處有一間小店,可以買到雪糕與汽水。當有人被罰時,大家都會開開心心的跟著他,去到小店任選喜愛的雪糕或雪條。
「香港與溫哥華最大的差別,就是天氣和生活節奏。回港後幾天都是香港最酷熱的日子,祇要在室外稍稍走動,便大汗淋漓。香港城市生活急促而緊迫的節奏,令人根本沒有體味生活的空間,更遑論建立深摯的人際關係。溫哥華的自然美景、清新空氣和令人溫暖的友情都是我最懷念的。
有一位朋友的幾位家人分別都在八月離世,但他的兒子卻是在八月出世。所以每一年到了八月,他的心情都會異常複雜,甚至需要放一個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