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拉住一位朋友,悄聲說有話要告訴她。她聽了嚇一大跳,流露出擔憂的神情問我:「是不是我的孩子不聽話或出了什麼問題?」我愕了一愕,忙說:「不是不是。我是要告訴妳,妳每次帶領我們唱詩歌都帶的很好,我要特別謝謝妳的付出與用心。」後來每次想起朋友當時的驚慌,內心都不禁有點作痛。
以前認識另一位朋友,她從來不喜歡有人去她家探訪,因為害怕別人對她的家庭情況有不好的印象或看法;她無法相信朋友之間那份純粹的關心與愛心,對人一直無法打開心扉。
在這個講求表現、成就、包裝、成功、傑出的世代,常常令我們害怕犯錯與失敗,擔心別人無法接納真正的自己。據說在日本,欺負人是一種很普遍的文化,被欺負的人有很多都會自殺。試問人如何可以找到與肯定自我的價值呢?
我深深的相信,這個世代不需要更多「如何成功」的方程式,而是需要一份不離不棄的愛與關懷;在犯錯與失敗中扶持與幫助,在破裂的人際關係中接納與鼓勵,在失望與痛苦中分擔與同在,在無能與無助中相信與等待。
有一位當警察的男士,因為病態賭博,欠下了巨債,差點就要家破人亡了。幸好因著妻子的不離不棄,支持他尋求福音戒賭,並且限制每天只給他卅塊錢使用;這個家庭,得以保存了下來。
別說太多道理,伴我同行吧。
2 則留言:
认同。
或者,是时候重新再看看社会为我们设立的关于“成功”的定义了。在现今,是乎“成功”的定义已经越来越单元化了,而且是与财富,名誉关联。
曾几何时,诚实是乎等同于“傻”;勤劳是乎等同于“not smart”...
道理啰嗦了,走吧,伴你同行吧。
貓頭鷹,是啊,人類的生活看似越來越先進,實則越來越退後而不自知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