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jzkyUkBru3LCHH_NkzXQ-8gqzC4Lt9bXIvokczAwk5AT86O0wRdcOQHnQ8z8eiq-i0RC183BxsauzHK6YlzKmxN5T9UFmxaIw5SdTZy3znlkqntMXyXpirRnGuUQyvM_pkxkp/s200/sunflo1.jpg)
最難是必須接受生命中有些問題無法解決、有些病無法醫治,有些狀況無法改變、有些過去無法挽回、有些決定無法改寫、有些關係無法改動;最大的痛苦,可能是企圖去改變一些永遠無法改變的事物。
台灣的杏林子在十二歲時罹患罕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手腳腫痛行動不便,自此身心飽受病痛煎熬。在後來接近五十年的歲月中,雖然動過多次手術,都無法得到醫治或痊癒。杏林子可以說是天天都活在破碎之中,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因為天天迎見上帝,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和尊貴,活出了生命的極限,一生著作共達十百萬字以上。
痛苦與心碎,未必可以完全免除或治癒,但肯定可以減少、轉化,更可以因著重新詮釋每一個故事,而得以在破碎中迎見上帝,透過新的目光看自己與人生,安然與問題共存,也安然與痛苦同行。
接受自己是殘缺的、軟弱的、困苦的、迷失的、孤獨的,但在這一切之中,看見上帝與我們同行,在所有的傷痕之中,遇見耶穌帶著十字架的傷痕,攙扶我們行走每一步。
有一個爸爸得了一個弱智的孩子,他說:「上帝給了我這個孩子,我就要接受,我的責任是在我有生之年,好好的照顧他。至於這個孩子將來如何,不用想太多,交托給上帝就好。」活在破碎之中,但因為迎見上帝,而生發了力量去承擔。
不推卸責任、不逃避問題、不怨天尤人,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勇敢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不求清除每一個障礙或痛楚,但求在障礙與痛楚中,以及在每一個心碎的時刻,因為迎見上帝那帶著關懷與公義的眼目,心靈可以滿載愛與希望,天天與苦難微笑同行。